2016年1月19日星期二

文選 · 魚我所欲也 · 孟子

什麼是義:

,指的是公正合宜的道德、道理或行为。<  源自維基百科  >

正文和翻譯:


// 孟子:“鱼,我所也;熊掌,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鱼而熊掌者也。,亦我所欲也;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——中心論點

孟子:“鮮魚,是我想要的東西;熊掌,也是我想要的東西。如果兩樣東西不能同時得到,只好放棄鮮魚而選取熊掌。生命,是我想要的;正義,也是我想要的。如果兩樣東西不能同時得到,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正義。”

熊掌:熊的腳掌,其肉嫩美,是珍貴的食品,被古人列為八珍之一的美食。
不可得兼:不能並有,只能選擇其一。
生:生命。
義:正義,這是對於 “ 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所應該做的事和所應該存的心 ” 之統稱,亦即和自私自利無關的一切行為標準之統稱;大體上,就等於一般所說的良心和道德。

魚:魚是人們的桌上的上等佳餚,所以孟子把魚和熊掌相提並論。中國北方少河流,魚不多,在生產力低下的時代,食魚是富貴人家的享受。

“生,亦我所欲,所欲有甚于生者,为苟得也。死,亦我所,所恶有甚于死者,故有所不也。如使人之所欲甚于生,则凡可以生者,何不也?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,则凡可以辟患者,何不为也?”

“生命,也是我想要的,可我想要的東西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,所以我不肯幹苟且偷生的事。死亡,也是我厭惡的,可我厭惡的東西還有比死亡更厲害的,所以我遇到災禍也不躲避如果人們想要的東西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,那麼一切可以保住生命的手段,哪有不採用的呢?如果人們厭惡的沒有比死亡更厲害的,那麼一切可以避開禍患的辦法,哪有不採用的呢?”

不為:不去。
茍:茍且,馬虎;得:獲得。
惡(wu`):指厭惡。
患:災禍。現指憂慮。
用:採用,利用。
辟:同避,躲避。

由是则生,而不用也;由是则可以辟患,而有不为也。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,所恶有甚于死者。非独贤者是心也,人,贤者能勿丧耳。” // 第一部分,提出 “ 捨生取義的中心論點,說明義的美德是人所固有的。

靠某種手段就可以苟且生命,有的人卻不肯採用;靠某種門道就可以避免禍患,有的人卻不肯去幹。這樣看來,所想要的東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,所厭惡的東西有比死亡更厲害的,不僅僅有道德的人有這種精神,每個人這種精神,不過有道德的人能夠由始至終不喪失它罷了。”

是:這個,指某種行為或辦法。
非獨:不僅。
賢者:仁人君子。

// “一箪食,一豆羹,得之则生,弗得则死。呼尔与之行道之人受;蹴尔而与之,乞人不屑也。”

“一碗米飯,一盅肉湯,得到這些就可以活下去,得不到便餓死。可是惡聲惡氣遞給人家,就算是過路的普通人都不會接受;踩踏過才給人家,討飯的乞丐也不屑看它一眼。”

簞(dan -):盛飯用的圓形竹器。
豆:古代的木製食器。現指豆科植物。
羹(geng -):菜湯,肉湯。
行道之人:指沒有任何社會地位的普通人。
蹴(cu`):踢。
不屑:不甘接受,不肯如此降低身份。

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,万钟于我何加焉?为宫室之美;妻妾之;所识穷乏者得我与?”

優厚的俸祿問明是否合乎禮儀就接受它。那優厚的俸祿對於我有什麼用處呢?只是為了住宅的華麗、妻妾的侍奉、我所認識的貧困的人的感激嗎?”

萬鐘:指豐厚的俸祿。古代授祿,以鐘為單位。
不辯:不顧,不問。辯:同辨,辨別。
何加:有什麼大不了。加:古代指益處,用處;現指加上,增加。
奉:侍奉。
得:同德,用作動詞指感激。
與:疑問語助詞。

鐘:古代容量單位。10 勺(今日的一小湯匙)為 1 合(ge v);10 合為1升;10 升為 1 斗;10斗為 1 斛(hu / );6 斛 4 斗 為 1 鐘。所以,萬鐘是 64 萬斗。這筆年俸是相當大的。現指計時用的工具。

乡为身死而不受,今为宫室之美为之;乡为身死而不受,今为妻妾之奉为之;乡为身死而不受,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;亦不可以乎?此之失其本心” // 第二部分,運用舉例論證法,深刻印證文章的思想。

過去寧可送命也不肯接受,今天卻為了住宅的華麗而去做這種事;過去寧可送命也不肯接受,今天卻為了妻妾的侍奉而去做這種事;過去寧可送命也不肯接受,今天卻為了所認識的貧困的人的感激而去做這種事;這種不符合禮儀的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嗎?這就叫做喪失了人所固有的尊嚴。”

鄉:指過去。同向,原先,從前。
已:停止,算了,不要。現指已經。
本心:內心的基本要求。此處指上面所說 “ 行道之人 ” 與 “ 乞人 ” 所表現的那種寧死也不肯放棄的人格尊嚴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